×
中日若翻脸美国是否出兵?普京回应语惊四座!
中日一旦摊牌开战谁会站在中国一边?谁又会支持日本?近日,普京说了一句话,让躁动不安的日本举国都震惊了...
普京到底说了什么,打死你也想不到
下载军事头条看全部文章
东方龙腾

10 患难兄弟

10 患难兄弟

胡澄涵其实早就在留意外国商行的鸦片贸易,只是他遇到达拉斯时是6月底,而这些洋行的船队多半是3、4月间到的上海,几个月的时间,随船运来的鸦片估计早已处理完了,因此胡澄涵一直没发现什么端倪。

清政府虽然打输了第一次鸦片战争,赔了钱割了地,但是在签署的《南京条约》以及之前的其他不平等条约里,只字未提解禁鸦片贸易一事。因此,之后外国洋行的鸦片还是一直通过走私的方式输入中国。

后来胡澄涵才慢慢弄清楚,外国鸦片商运送鸦片的走私船压根儿就没有进黄浦江,他们一直停在吴淞口外边的海面上,在这里暗中和国内的黑帮、海盗,甚至军队的缉私船进行交易。

那时,外国鸦片商运送鸦片到我国东南沿海的走私船叫做趸船,是常年停泊的“水上仓库”和鸦片基地。

胡澄涵没摸到走私鸦片商的蛛丝马迹,倒是把上海县城里的鸦片馆摸了个清清楚楚。不过,这些开鸦片馆的都不是些等闲角色,胡澄涵和汪鼎杰暂时还没有这个能力去招惹这些地头蛇。汪鼎杰身手虽说还可以,但是一个人的力量也未免太单薄了。

磨刀不误砍柴工,只好辛苦汪鼎杰收的小弟能早日成气候。

码头上空有一身蛮力的苦力很好找,机灵、靠得住、身手敏捷的小弟可没有那么好找。汪鼎杰花了一个多月时间,马马虎虎地又找了四五个。加上以前收的几个,加起来有9个。

那些后生很是羡慕汪鼎杰的身手,虽然白天很辛苦,晚上还是很卖力跟着老大练功。只是他们常常是吃了上顿愁下顿,时间和精力有限,训练的效果也是差强人意。

“如果能开个武馆就好了。”汪鼎杰又想起后世没来得及去实现的梦想,一日,汪鼎杰见到前来找他的胡澄涵,便大倒苦水。

“可是那也得要大笔银子租场地雇伙计啊。”胡澄涵又泼起了冷水,“如果能给你这些徒弟找个轻松稳定点的工作,不用每日在外奔波辛劳也许会好些。”

“这么好的事情哪里去找?”汪鼎杰垂头丧气地说道。

“不管怎么样,总算是有了开头。其他的事情慢慢来吧。”胡澄涵安慰道,紧接着从怀里掏出几块银锭,塞到汪鼎杰的手里,“这是我这几个月攒下来的5两银子,你先拿着,和弟兄们平日里多买些鱼肉补充营养。你们白天在码头上干苦力,夜里还得习武,营养得跟上。”

“这,这怎么好意思。”汪鼎杰知道这5两银子的份量,毕竟他辛苦一天也只能挣个几文钱,刚够管饱肚子。

“鼎杰,你可别见外,否则我跟你急。”胡澄涵使劲按住汪鼎杰的手,“我们以前就是好兄弟,在这个时空里更是患难兄弟,以后我的就是你的,你的也是我的,有福同享有难同当,对不对?”

“嗯。”汪鼎杰这个大老爷们眼睛里居然泛出了泪花,搞得胡澄涵这个多愁善感的家伙鼻子也酸酸的。

穿越前,汪鼎杰在学校里是风云人物,到哪里都吃得开,外头有饭局常常把胡澄涵、方华源两人带上打牙祭。同学们知道胡方两人有这么个牛逼老乡加同学,自然也对他俩高开一些。

说白了,这四年,多数时候是汪鼎杰罩着他们两个。没想到穿越到这里,汪鼎杰空剩一生力气,每日只能混个温饱,不免有些英雄气短。

“兄弟齐心,其利断金。目前这点困难算不了什么,我相信用不了多久,我们的日子就会慢慢好起来。”胡澄涵看到汪鼎杰有些消沉,伸出手,搂住汪鼎杰的肩膀,大声说道。

“是啊!”汪鼎杰慢慢地抬起了头,“没什么能难倒咱们兄弟俩。”

怡和洋行的商船南下香港后,胡澄涵也慢慢闲了下来,他抓紧时间苦练英语、沪语和繁体字。到了11月时候,达拉斯终于如愿以偿地在未来的租界里租下了18亩地。达拉斯立即出资建了三间木屋,一间是他的住所兼办公室,一间是中国雇员的住所,还有一间是厨房。

紧接着,怡和洋行的建设也紧锣密鼓地排上了议事日程。很快,仁记、义记、森和洋行、裕记、李百里、宝顺、太古、旗昌等洋行闻讯,纷纷在黄浦江畔租借土地,聘请设计师,准备开工建设洋行、码头和仓库。

一日,胡澄涵突然想到,一旦这些洋行开工建设,将会有大量砖土砂石从上海县城运过来,可是目前只有一条羊肠小道从十六铺码头通到这里,靠挑夫一趟趟搬运,效率太低。有必要拓出一条大道,让牛车、马车都能过来。

各家洋行都将面临这样的问题,何不联合大家一起出资来修这条路?

胡澄涵找到了达拉斯,把修路的想法告诉了他。达拉斯对胡澄涵的建议赞不绝口,也非常高兴他有这样的先见之明。

“先生,我们甚至可以让清朝政府也出点钱。”修路计划得到了肯定,胡澄涵很高兴,他趁热打铁。

“嗯,好主意。”达拉斯欣赏地看着胡澄涵,示意他继续说下去。

“这条路建在租界和上海县城之间,是建在中国的土地上,清政府出点钱也是应该的。而且清朝的皇帝刚刚打了败仗,为了修复和大英帝国的友善关系,应该不会拒绝这样的’请求’。”

胡澄涵想,日后如果世人知道让大清皇帝出钱修这条路是他的主意,这顶卖国贼的帽子可就戴得牢牢的,再也摘不掉了。不过,眼下也顾不了那么多了,谁的大腿粗就抱谁的。说到底,道光老儿把香港一个岛都送给了人家,他才是最大的卖国贼。

“正是如此,应该让大清国出大头来修这条路。”达拉斯笑着说道,“我这就去找领事大人和各家商行,联合起来与这里管事的满大人谈判。”

达拉斯很快联系到了其他几家已经租好土地的洋行大班,商议共同出资修路一事,各家都对达拉斯这个天才的主意交口称赞。

达拉斯又与这几家大洋行的大班,拜访了英国驻上海理事巴富尔,由巴富尔出面和上海道宫慕久“商议”此事。

对于洋人们这个并不算过分的请求,宫慕久丝毫不敢怠慢,迅速写了呈请加急递了上去。

正如如胡澄涵所料,道光皇帝生怕这些洋鬼子再来惹事,大笔一挥,果断准了此事。双方各自按界内路程长短比例出资,修建一条从吴淞江到十六铺码头的官道。

租界里的路段由各洋行及英国政府共同出资,租界之外一直到十六铺码头,由满清政府出资。道路的标准由巴富尔和各大洋行商议。

由于修路一事是达拉斯提的议,于是众商行推荐达拉斯总负责这项工程。谁出主意谁干活,这是规矩。达拉斯欣然揽下了这个差事,回头就把这个差事交给了胡澄涵。

“胡,你必须在一个月之内修好这条路。”达拉斯吩咐道。

“一个月?”胡澄涵惊呼道。

“是的,一个月!”达拉斯不容置疑地说道,“我们的商行大楼计划在一个月后开工,大英帝国驻上海的**也会开工。我们必须在这之前修好这条路,到了那个时候,我们的工作会有很多,你必须回到商行。”

“是,我一定在一个月之内完成这件工作。”胡澄涵听得出来达拉斯对他的信任,激动地说道。

还真别说,这些老外的办事效率还真是高,此外,在巴富尔和达拉斯的推动下,上海道的效率也是难得的高,修路资金很快就到位了。

胡澄涵一接到修路的活,立即跑到码头找到了汪鼎杰。

“鼎杰,好消息。”胡澄涵一见到汪鼎杰,便气喘吁吁地说道。

“啥好事情?”汪鼎杰此时正好没活,在一棵柳树下指点几个徒弟习武,他快步迎向胡澄涵,诧异地问道。

“以,以后你们不用呆在码头揽活了。”胡澄涵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,“我,我刚刚争取到一个机会,帮洋人修一条从苏州河到十六铺码头的大路,需要很多人手。”

“太好了。你的意思是让我来当包工头?”汪鼎杰申请夸张地说道。

“对对对,就是包工头!”胡澄涵笑道。

“哈哈,我汪鼎杰终于时来运转了。”后世到处承包工程的包工头,个个富得流油,这个大家都懂的。汪鼎杰家有个邻居就是包工头,没几年就买了占地一亩,上下三层的独栋别墅,那家的孩子和汪鼎杰年龄相仿,高中毕业后没考上大学,开着法拉利四处招摇,典型纨绔子弟。汪鼎杰与他也还谈得来,每年放假回家都过了不少豪华的瘾。

“那我得去招工了对吧?”汪鼎杰兴奋地搓着手,美滋滋地说道。

“对,赶紧去招工。得找好几百呢?”

“好几百?”汪鼎杰惊得张大了嘴巴。“老胡,你开玩笑吧?”

上一章目录下一章
功能呼出区
content